唐·王维 《送刘司直赴安西》
绝域阳关道,胡沙与塞尘。 三春时有雁,万里少行人。
苜蓿随天马,葡萄逐汉臣。 当令外国惧,不敢觅和亲。
宋·梅尧臣《咏苜蓿》
苜蓿来西域,葡萄亦既随。胡人初未惜,汉使始能持。
宛马当求日,离宫旧种时。黄花今自发,撩乱牧牛陂。
“苜蓿”也叫金花菜,属豆科植物。提起苜蓿大家一定不陌生,除了可以食用、可以入药外,还有人会想到牧草。
苜蓿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原地区,它是在汉代由张骞从“西域”带回中原地区的。至唐初,苜蓿在中原地区较为普遍,野生、人工种植均有。
别看这个普普通通的苜蓿,历史上确有人为它而丢官。唐代开元年间的“太子侍讲”薛令之因感叹职位清闲、无法兼济天下,便作诗自嘲曰:“朝日上团团,照见先生盘。盘中何所有?苜蓿长阑干。饭涩匙难滑,羹稀箸易宽。以此谋朝夕,何由保岁寒?”。不巧,几日后皇帝来东宫,看到这首诗后,非常不满意,便在这首诗的旁边写到:“啄木嘴距长,凤凰羽毛短。若嫌松桂寒,任逐桑榆暖。”薛令之看到后非常惶恐,于是赶忙辞职还乡了。
若干年后,太子即位,是为唐肃宗,他想到当年的师父薛令之,便派人征召想委以重任,可惜薛令之已经去世。于是肃宗常令御厨用苜蓿制成各式小菜以纪念薛公。
苜蓿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,下面挑选几个简单介绍:
1.将苜蓿拣去老梗黄叶洗净后,用旺火重油炒食味极鲜嫩。
2.沪宁杭地区有生煸草头,就是摘除茎梗,完全用苜蓿叶炒成的,所以特别鲜嫩。
3.苜蓿冷吃,别有风味,清水冲洗、开水焯熟,冷水浸泡后挤除部分汁液。备小葱花、姜丝,热油浇过后加食盐、凉拌醋及蒜泥等调味品,调匀入味后既可食用。味鲜美,爽口清脾,下酒极佳。
4.苜蓿饺子。西北地区有春季采摘苜蓿嫩尖做饺子尝鲜的习俗。做法
如下:每年4-5月苜蓿叶芽鲜嫩时将其采摘回家,清水冲洗、开水焯熟,冷水浸泡后将水分挤尽后,与猪肉、羊肉馅、色拉油、盐、葱、姜末等拌匀调制自己喜好的口味,然后用擀好的面皮包成饺子,下锅煮熟后,沾上蒜醋汁食用,其味鲜美。
主要功效:清脾胃;清湿热;利尿;消肿。
适合人群:各种体内小出血症状、内火内热旺盛者、尿道结石、湿热黄疸等。
【性味】 味甘、淡,性微寒。
【归经】:脾;胃;肾经
【功能主治】:尿结石;膀胱结石;水肿;淋症;消渴。
附:《山家清供》原文
苜 蓿 盘
开元中,东宫官僚清淡。薛令之为左庶子,以诗自悼曰:“朝日上团团,照见先生盘。盘中何所有?苜蓿长阑干。饭涩匙难滑,羹稀箸易宽。以此谋朝夕,何由保岁寒?”上幸东宫,因题其旁,曰“若嫌松桂寒,任逐桑榆暖”之句。令之惶恐归。
每诵此,未知为何物。偶同宋雪岩(伯仁)访郑墅钥,见所种者,因得其种并法。其叶绿紫色而灰,长或丈余。采、用汤焯,油炒,姜、盐随意,作羹茹之,皆为风味。
本不恶,令之何为厌苦如此?东宫官僚,当极一时之选,而唐世诸贤见于篇什,皆为左迁。令之寄思恐不在此盘。宾僚之选,至起“食无余”之叹,上之人乃讽以去。吁,薄矣!